天选开局,我在大明修身养性资源作品风格搞笑,构思大胆,脑洞清奇,区别于传统的总裁文,作者摆烂候脱离套路,用个性化描写手法和 不一样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既啼笑皆非又感人至深的故事,大胆的构思也让人眼前一亮!诚挚 推荐,这是一本值得追捧的精品好书。 “孙儿还学了术算。”“三舅是这么和孙儿说的,术算一道,看似粗浅,实则博大精深,与万事万物都有关联。”“就以孙儿绘图为例。”“孙儿来给皇爷爷推演一番大明盛世的时间。”朱雄英重新抽了一张宣纸,提笔问到:“皇
“孙儿还学了术算。”“三舅是这么和孙儿说的,术算一道,看似粗浅,实则博大精深,与万事万物都有关联。”“就以孙儿绘图为例。”“孙儿来给皇爷爷推演一番大明盛世的时间。”朱雄英重新抽了一张宣纸,提笔问到:“皇爷爷,孙儿请问,如今大明有多少人家,田亩,亩产又是多少?”“大概九百万户,五千万人丁。”“田亩约莫二百万顷(明代一顷等于一百亩),至于亩产,我大明有优质稻种,再加精耕细作,以黄河为界,北方亩产超过三石,南方亩产能达到四石。”为了方便计算,老朱报了个模糊的数字。朱雄英提笔在宣纸上将这些数据用数字全部标了出来。“孙儿写的这是什么?”“这是三舅教给孙儿的阿拉伯数字,便于计算用的,还有一个九九乘法表,孙儿一会一并写给皇爷爷看。”朱雄英随口应了一句,随即便在宣纸上专心的演算起来。一边演算,一边还不忘解说。“如今大明地广人稀,皇爷爷迁人口,施仁政,使百姓休养生息,国力与人口自然都是上涨的。”“在耕地垦无可垦前,大明的田亩和产出都将呈上升之势。”“史料记载,历朝历代耕田最多的,也不过八百多万顷。”“孙儿斗胆,以千万顷耕田为限。”“千万顷耕田,南北耕地各算一半,合计三十五万万石,如不遇上天灾人祸,气候变迁,这大抵便是我大明的巅峰粮产了。”“一个普通百姓一日平均要消耗一斤米。”“也就是说,我大明的巅峰量产,可以养活一万万人。”听着自家太孙这引以为傲的口吻,老朱也与有荣焉,历朝历代的贤明君主,千古一帝,有哪个能像他一般,真真切切的把百姓放在心里。能切切实实养活这么多人的。“只是话说回来,耕田及人丁的变化,在皇爷爷一朝,只怕不会有太大的增长。”“哦,这是为何?”“如今大明,地广人稀,皇爷爷迁人丁虽是无奈之举,百姓却难免人心惶惶,再加上皇爷爷仍旧派兵在外,讨伐元庭,对百姓而言,这就是江山未稳的迹象。”“在此期间,五千万人口变化不会太大。”“就算是有所增加,只怕也是被搜出来的隐户。”“所以,怕是要等到未来父王继位后,国朝才能真正安稳。”老朱并没反驳。事实上,他如今所行的一切雷霆手段,就是为了方便太子将来可以顺利继位。“按百姓多子多福的观念,待到粮食出产足以养活一家老幼之后,就会大量生育。”“每户生养六七口新丁,稀疏平常。”“孙儿翻阅史料县志,发觉男子平均寿数为四十,女子平均寿数约为四十五,算上生育的周期,便以三十年为一代记。”“大明开国三十年,人口约莫五千万。”“除去老幼,青壮男女的数目约莫三千万,随着大量荒地开垦,粮食产量增加,百姓开始大量繁育,人口预计增长九千万。”“然而,算上孕妇难产,再加婴儿夭折的比例,这九千万,能剩下四千万就不错了。”“大明开国六十年,人口约莫七千万。”“老一辈已然身故,新老一辈开垦的耕地更多,能养活的人丁也更多,生育的时间开始延长。”“人口预计增长一万万两千万,实际增长五千五百万。”“大明开国九十年,人口约莫九千五百万人。”“此时的大明人口已接近巅峰,耕地也垦无可垦,大明盛世已至,若无意外,应该会一直维持下去。”“但这往往都是做不到的。”老朱还沉浸在朱雄英给他绘制的大明盛世的幻想中,听到这最后一句,不禁皱眉问到:“这又是为何?”“因为兼并啊。”朱雄英浑不知自己抛出的话将会引起多大的风波,依旧天真答到:“历朝历代,土地兼并不都是王朝衰落,民乱四起的一大诱因吗?”“过往的王朝,只要当朝者给予了一些人田亩免征税的特权,他们都会将这份权利无限扩大。”“大明目前虽还没有这个困扰。”“但后世之君,总要笼络读书人,以巩固王朝,到时就难说了。”老朱沉默了。让朱雄英把九九乘法表录下来后,便差内侍把他送回东宫。望着桌上的图表许久,老朱的心里说不出来的复杂。翻阅了此番随太子出行的几名锦衣卫递上的册子,对照着太孙所言和常森与太孙讲学时的内容,老朱合上了册子,让内侍把朱标找来。当朱标迈进奉天殿,看着老朱一脸愁眉不解,连忙问到:“父皇急召儿臣,可是出了什么事?”老朱招呼朱标上前,将太孙方才所言,简明扼要的给朱标复述了一遍。听到自家儿子如此口无遮拦,朱标连忙告罪:“太孙胡言,是儿臣疏于管教,儿臣……”“行了,咱没有怪罪太孙的意思。”“气候之说是否属实,咱也可以从史书县志中查证,就算是真的,那也轮不到咱操心。”“唯独这术算,给咱是狠狠敲了两记警钟啊。”朱标满脸不解。“父皇这话从何说起?”老朱一声轻叹。“有些事儿,咱也只是个腹稿,就未曾与你商量。”“咱欲重开科举。”“一方面是为了制衡如今朝堂的这批老臣,再来科举是正道,大明开国时期暂缓科举,只是因为当时科举选出的,都是一旁夸夸其谈的儒生。”“正如太孙所言,为了笼络读书人,巩固王朝,这科举是迟早要重开的。”“咱的想法,也正是免了读书人的劳役,再分不同的等阶,免一定田亩的赋税。”“可现在想来,这个法子,还有待商榷。”朱标沉思许久,一时也没有更稳妥的代替之法,只得劝慰:“此事不急在一时。”“不知父皇所说另一大警钟又是何事?”老朱的目光重新落在了面前的书案上,看着那副王朝兴衰,人口与气候走势图,一字一句的念到:“皇室宗亲俸禄。”
小说《天选开局,我在大明修身养性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